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
黑白灰很明晰的感觉。第一眼印象很好。要说缺点的话,排字过于密集是主要问题,缺乏疏密和弹性。基本是排满了空间。像“年”字那样有加粗感觉的强调,更加自然些,字体都一个感觉就平面了,密度也是一样的。

细节来说,小字过度锐化,在这张图里用清晰或者浑厚会更自然,如果觉得不够黑可以用距离1,大小1的投影。英文全部一个字体,比较单调。

左下的照相机没有投影,和右上的缺乏呼应。
花开花落 云卷云舒——风雪兼程,再见梅花



1.1 未曾清贫难成人 不经打击老天真
1.2 那就笑她个四季花开,春色满园
2.狼行千里吃肉,吃完回家睡觉
2.2 好人难当,从今天开始魔王
这张图感觉最好。不过右边排字依然很松散,缺乏主心骨。像左边的黑条沉底就有凝重的感觉,和3个白框一对比,层次感就出来了。排字也一样的,需要有松有紧。



这张是同一类型。右边就更松散厄,因为排字面积太大。如果不习惯用粗体字和细体字混用,喜欢统一字体,也可以用颜色深浅把文字密度标记出来。



这张比较简单,中心的圆角框显得有些单调,如果有素材装饰添加些变化会更好。

前一阵子和海星说过这个问题。懒得打字了,直接搬贴。

排字的节奏感啊,就像听歌或者看小说,有前奏、引子,有高潮、主体,有结尾。做图也是一样的,整张图会如此,排字更加分明。因为文字本身就已经有含义。

用容易理解的说法,你不妨把它当作视线移动中的感受:
1,开始看到第一眼被排字里吸引的地方,大多是1、2个文字有特别的字体或者颜色,这是引子,要好看,并且有引导视线去主体的作用。
2,接着被引导去的就是文字的主体,能够感觉到文字排版作为一个整体,有疏密、有正常和不同的、有呼应呼应的。有重点、也有平淡的地方。而最重要的那一笔或者一个部份,就是高潮。能让人感觉到排字表达的重点,和激发的感情。
3,最后是结尾。也就是余韵、和图片整体呼应的一些细节和小手法。

如果排字整体节奏一致,没有高潮没有低潮,就很平。
太过密集,则压力过重。太过松散,则没有骨架。

以我身上葵做的签名为例,你不妨把“再”字当作引子,因为它是人第一眼看到的地方。一个醒目的重音。

接下去正常人读到的则是主体,“请你,唤醒我,再离开”。排字虽然规整,但是不在一条水平线上,就有了流动的感觉。最重要的是make me up,leave 和唤醒我,离开不断呼应,就有一种回声的感觉,也因为字体大小不同增加了变化。“再”字在这里也是高潮,因为它在整个排字中处的位置,也因为整个句子包含的那种挽留的含义。

最后是余韵和尾音。底部的英文像素白字,重复了蓝白的主色调,也回应了图片的整体感。



听结果那张比较有意思。葵花籽的英文排版不行,中文很灵。
花开花落 云卷云舒——风雪兼程,再见梅花



1.1 未曾清贫难成人 不经打击老天真
1.2 那就笑她个四季花开,春色满园
2.狼行千里吃肉,吃完回家睡觉
2.2 好人难当,从今天开始魔王
返回列表